Industry
  • Visual Interaction
  • design
Technologies
  • r3f
  • shader
  • spring
  • Framer Motion

西文字体

The Frist Met of Western Typography

In Progress

DOODLES

Reference

初见西文字体

西方字体排版

设计方案

三个网站,使用了三种不同的风格

在 cafebot.pages.dev 采用新野蛮主义(New Brutalism)设计风格,让我印象最深的是 figma 与 gumroad,还有印尼的新兴电商平台。这种风格源自 1950s 英国的建筑设计,后来扩展到欧洲大陆,德国、北欧五国与苏联时期,在东方受到很大影响的有日本战后的建筑风格。 它强调清晰的逻辑与功能优先,拒绝一切装饰性语言,回归功能本源。因此在视觉呈现上,它通常显得硬朗、沉重甚至冷峻,带有厚重粗粝的现实主义气息。 在平面设计中体现为黑白为主,网格系统、对比强烈的排版,甚至故意“反设计”风格。参考了当代网页 brutalistwebsites.com 收录的大量新野蛮主义网页设计

主站采用构成主义(Constructivism)风格,它起源于 1910s 沙俄与魏玛时期,发展于苏联。前苏联的美学设计和数学可以堪称独一档的存在。带有非常强烈的风格,大量使用几何结构、粗犷的字体、对比度近乎失控的红黑配色,拉伸到变形的图文穿插。考虑当下商业环境,做了一些调整,保留设计风格加强几何结构的理性,采用等宽无衬线字体减弱攻击性,替换日式内敛配色突出克制,增加物理动画补充力量感

落地页采用新自由主义,设计界并无标准称呼新自由主义设计,但它泛指 1980 年代以来,伴随消费主义与全球化而生的主流商业视觉语言,尤其与里根时代同步的市场导向风格。从扁平回归到拟物,剔除果式大圆角与冷淡渐变,用棱角分明的结构替代卡片式设计,展现后全球化时代的商业理性与速度焦虑